本文由 健康160(WX:A91160)编辑部原创...
2024-07-30 1.0K+
有的产品突然爆火在网络平台,我们会下意识地去怀疑它的真实性,而一件产品长青,我们又会怀疑它不再能打。
柚妈发现家里的很多东西,都算有争议,也都是火到各路商家宣传的。
今天柚妈想和大家分享一篇智商税物品避雷指南,别再当冤种了!下面这些东西可能伤及生命!
1、学步车
不仅不能帮助宝宝学步,反而会阻碍宝宝腿部良性发育。O型腿、罗圈腿,腿部一旦变形,会对宝宝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影响。
2、退热贴
美其名曰物理降温,实则只是让额头的温度下降,治标不治本,后果是错过了宝宝正确治疗的时机。
3、床围
刚学会翻身的小宝宝,一个翻身有可能卡入床围的缝隙里就会产生窒息的危险,如果陪睡的家长半夜不够警觉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4、定型枕
过早使用定型枕,不仅对宝宝脊柱发育没有好处,而且还有窒息风险,得不偿失。
5、U型牙刷
硅胶刷毛太粗,灵活性太差,清洁力基本为0,简直不是智能,鸡肋程度可与硅胶洗脸仪媲美。
6、驱蚊手环
不管是哪种驱蚊原理,都没有含避蚊胺、驱蚊酯
7、紫草膏
紫草含有PAS(一种天然有毒生物碱)成分,具有肝毒性,胎儿和婴幼儿对其特别敏感:不能给2岁以下的婴幼儿使用。
8、孕妇防辐射服
防辐射服只能防“非电离辐射
9、抗菌洗手液
当前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能表明,抗菌洗手液比普通肥皂和水在预防疾病传播上更有效。甚至,某些抗菌成分还会增加细菌的抗药性。
10、排毒足贴
主要成分是一种叫竹酢
11、网红眼药水
含有处方药,具有收缩作用,会让人感觉眼部在短期内得到了缓解,治标不治本一日长期使用,反而会产生依赖性,严重的话会损害眼部健康。
1、骆驼奶
整体产业小,而且没有国标,商家们鼓吹的功效,都是歪曲事实。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,就等于是没有安全保障。
2、含乳饮料
这种含乳饮料中还含有大量游离糖,不适合给宝宝饮用,对成人来说,也需要控制糖分的摄入。
3、大枣
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大枣有明显的补血效果。喜欢吃的话可以多买点。如果是为了补血,那就算了吧!
4、燕窝
燕窝中蛋白质的质量很差,泡发后一次也不会吃很多,还不如鸡蛋牛奶营养价值高。
5、儿童酱油
1岁以内不推荐在宝宝的食物中加盐,酱油也不例外。宝宝在天然食材中摄取到的钠含量,已经足够他们健康发育。
6、再制奶酪
添加了太多调和口味的成分,所以在口感和味道上比天然奶酪来得更好吃,但对宝宝的健康来说并没有什么益处。
7、青汁
本来在日本只是一个蔬菜的代替品,跑到国内被商家一宣传就变成神乎其神的减肥良药了,口味上也没有蔬菜来得好吃。
8、酵素
其实就是“酶”进入我们身体后被胃酸影响,马上就会失去活性被分解掉,根本起不到任何减肥健体的功效。
9、钙铁锌
这些矿物质,宝宝没有那么容易缺。大多数时候,只要宝宝正常吃饭是完全不需要吃除了维生素D以外的任何保健品的。
10、农家自制食品
几乎所有的家庭环境都没有达到食品生产的卫生标准,所以这些自制的农家产品,轻则微生物超标,重则变成黄曲霉素的重灾区。
1、石墨烯取暖器
石墨烯取暖效率确实高,但很多打着石墨烯的幌子,内芯9%都是电热膜,所以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必须要看清产品说明。
2、空调扇
和普通风扇没有差别,并不凉快制造的湿气还特别重。在夏季本身就多潮湿的天气里并不适用。
3、紫外线除螨仪
螨虫根本不怕紫外线。为什么多晒被子会除螨,只是因为螨虫怕高温曝晒而已,并不是因为紫外线。
4、自动炒菜机
真正费力的是买菜、洗菜、切菜洗锅、洗碗这些前后期工作,反而是它极其昂贵的价格,实在是让人望而却步。
5、控糖电饭煲
通过控糖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与普通电饭煲并无差异。而且,经过控糖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,淀粉含量,不降反升。
1、史菜姆
含有毒性物质硼砂
2、水精灵
磁力珠,氦气球,泡在水里就会膨胀变大,所含成分吸水性树脂有一定毒性,如果孩子误吞严重的则会发生肠梗阻,甚至中毒。
3、磁力珠
超强的吸力能够吸附在肠壁上并不会随大便排出,最终导致肠管坏死,对宝宝的生命产生很大威胁。
4、氢气球
易爆易燃,一旦遇到明火,就可能发生爆炸,后果不堪设想。可以选择氦气球 ,因为氮气是惰性气体,相对来说安全性比较高。
以上这些物品,别再买了!保护安全健康的同时,还可以保护好我们的钱包!
你买过哪些智商税物品?欢迎在评论区和柚妈一起避雷哦。
我是柚妈,生活追求性价比,家居选品20年经验!喜欢分享生活好物,避雷智商税单品,家居干货,实用,省钱,极简,感悟,供你参考,关注柚妈,慢慢提升幸福值!
相关文章
分享:
支付宝
微信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