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之前的《比特币暴涨或引发虚拟币犯罪激增?揭示此类骗局的“三板斧”!》中,我们解释了为什么US...
庞氏骗局到底是什么?(普通人解惑版)
“庞氏骗局”到底是什么?
·
01 经常看到人们说庞氏骗局,但是庞氏骗局究竟是什么?
这个名称的由来,是源于一位意大利裔的投机商人旁兹,其移居到美国后想大赚一笔,于是构造了一个虚拟的企业并且向其投资,并且说服周围的居民同时投资,并许诺3个月给予40%的利润回报。
事实上,这个企业以及经营业务都不存在,然后到期怎么付款呢?拿后续进来投资者的钱来兑付,最终这个骗局持续了一年之久,有接近4万人上当受骗,而旁兹成功骗到约1500万美元的投资款。他拿钱买了大别墅,上百套高级西装等等,不过最后被判刑五年,出狱后身无分文。
用最简单通俗的方式来理解,庞氏骗局就是我们俗称的“拆东墙补西墙”。
目前市面上所出现的“庞氏骗局”,一般分在金融、传销圈里。比如之前发文说过的“E租宝”、“P2P理财”、“部分现金贷”、“钱宝网”等等金融平台产品,以及传销例如“善心汇”等等都属于典型案例。
从模式来看,大多潜在或明显的目的就是高收益。以高收益为噱头吸引投资人将资金投入,但事实上企业经营的业务所获取的收益,完全无法支撑高收益,而最终会不断的分发渠道吸引更多的性新投资人进来,将新投资付现给已到期项目,滚雪球一般扩大规模。这就是庞氏骗局。
·
02 说完了庞氏骗局名称的由来,我们再谈谈怎么做区分
庞氏骗局之所以会被认定为骗局,其一是因为企业无法实现兑现的高收益;其二是因为企业根本无实际业务(或业务无法达到该投资回报率)。
拿善心汇做例子,其资金来源分为两部分:
一部分是新会员缴纳的会费
二是企业向会员售卖的物品
除此之外企业根本没有其他主营业务收入。在如此前提下,要承担高昂的回报是完全不现实的。
有人统计了向会员售卖的商品,销售额累计起来连垫付本金都达不到,根本无法带来的高利润回报,所以说其只能是不断的吸纳下线,然后拿下线的会员费垫付之前的本金及利息。
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,庞氏骗局的典型,就是不合常理的高收益。统计2016年A股上市公司各行业收益情况我们可以看到,收益最高的是银行业,净利润达35.88%,其次是公用事业(也就是常见的PPP)达13.91%,第三是食品饮料达13.66%,非银行金融排名第五,为10.72%。
图片来自于 21数据新闻实验室
就连非银行金融的A股上市公司,行业净利润都只有10.72%,其他公司怎么能给你30%甚至200%的回报?大肆许诺的前提下,可以100%判断都是骗人的,而模式九成以上都是依靠着庞氏骗局。
可能先期确实已经承兑了一部分人,但随着滚雪球一样滚大,一旦新人投资跟不上就会垮台。
所以要看是不是庞氏骗局?很简单。看该公司号称的业务,所能给你带来的回报率有多少。也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所说,超过10%的许诺收益,超出的越多垮台的概率越大。而随着如今回报率最高的现金贷被监管一刀斩,谁再敢高许诺收益,投进去基本都是有去无回的局面,否管它之前是否兑现,人家都准备跑路了,谁还会投广告去找接盘的?
03 应对庞氏骗局,其实早有相应措施
对于此类的庞氏骗局,提高行业门槛、进行资金监管是最好的控制方式。
- 像银行要求注册资本为实缴资本(一般企业为认缴制),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可兑换货币,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;
- 保险机构需要主要股东有持续盈利能力,3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,净资产不低于2亿人民币等等。
当然,以上仅仅是列举有关财产方面的要求,但目的就是为了证明:你能够有本金来兑付到期收益。
除此之外,资金监管专款专用也是一大保障措施,保障该款项是投资进入相应的项目,不会被企业用于“承兑”前期项目的到期的还本付息。也是规避庞氏骗局的一种模式。
但要注意的是,目前部分机构宣称引入第三方银行监管,实际上只是展示银行的合作协议又或是银行的存款证明,这些都非真正的第三方监管。第三方监管应当为《专项资金账户监管合同》的表现形式。
若是公司违反了监管合同或无法提供相应材料,银行不能够放款。在其中相当于银行承担了投资人的“审核”义务。所以,在之前的摩拜、ofo挪用押金的消息传出时,才会专家发声,号召将押金进行第三方银行了监管,做到专款专用以保障我们的权益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关注我们
每天获取社会热点资讯,和有益的知识
责任编辑:
本文关键词:知识库,庞氏骗局,知识库,
声明:网站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源于网络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站长 删除!
文章转自:搜狐号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